第306章 年赚5亿不够用【求订阅】_人生1984
八零小说网 > 人生1984 > 第306章 年赚5亿不够用【求订阅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06章 年赚5亿不够用【求订阅】

  李云海当然想去香江陪伴郭婉华。

  郭婉华在香江也没有亲人陪伴,只有一个女儿,还在上学,又不懂事。虽然说香江有很好的妇产医院,医疗和护理水平都不用担心,但一个人生产,身边没有人陪伴,怎么说也会显得落莫和孤独。

  产妇最容易产生抑郁症,生产以后,需要有人在旁边陪伴。

  李云海想了想,说道:“我一定过去陪你。”

  郭婉华这才灿然一笑,说道:“我就知道你会抽空过来陪我的。那我先回香江,我到那边等你。”

  李云海放下电话。

  林芝走了过来,把一份打印好的材料放在他面前,说道:“这是要来参加庆典的领导名单,人可不算少呢!北金要来十几个人,省里的领导只要当天没特别事情的,都会出席。市里的就更不用说了,肯定都会来。”

  李云海看着长长的出席人名单,说道:“来这么多的人?这接待可是大问题。”

  林芝笑道:“我问过我爸,他跟我说,北金来的人,不用我们安排,由省里负责接待,安排住进省里的招待宾馆。”

  “哦,我知道,省招待宾馆,在烈士公园那边。”

  “是的,那个宾馆的环境是全省最好的。北金来的人由省里招待,省市两级的来人,我们也不需要接待,最多就是请吃一餐中午饭就行了。我的意思是也不用去玉楼东,干脆就在省里的宾馆吃饭,大家都去,既显档次,领导们也方便。”

  “行,你这安排很合理。林芝,十月初,我要去一趟香江。”

  “现在这么忙,你还要去香江?十月份的广交会,我们还得参加呢!”

  “嗯,我不会去太久。我们全球总部放在香江,我得去处理一些事务。十月的广交会,就交给你带队,我尽量赶回来参加。”

  “好吧,那你和谁一起去呢?”

  “我带庄勇去就行了。”

  “唉!你还说带我出国游玩呢!结果怎么样?连香江都没空带我去,更别说国外了!”

  “现在出去玩,也没有什么好风景看。这样吧,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,我们出去旅游一圈。”

  “要不,干脆等我们蜜月旅行再去吧!反正也不差这一年了。”

  “有你这么通情达理的妻子,我很幸福。”

  林芝离开后,赵金平过来汇报工作。

  李云海说道:“赵总,我们的半导体工厂即将投产,接下来我们要全力以赴,打开四海组装机的市场。”

  赵金平道:“李总,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产品了,为什么还不生产自己的品牌电脑?”

  李云海道:“你这个问题提得好。我们想生产自己的微机,就必须得拿到生产牌照。我们已经申请了,牌照肯定能批准下来。等牌照下来,我们就可以生产自己的品牌电脑。”

  赵金平笑道:“太好了,李总,国内现在自研自产的国产电脑,可不算多,算上咱们四海,也就那么几家,咱们的电脑,肯定可以进入政署采购计划吧?那销量就不用发愁了。”

  李云海道:“我们想进入政署采购名单,还得做出一定的成绩,要得到政署的认可才行。我们正在研制自己的主板,等这个黑科技产品一出来,我们就有了更大的话语权。赵总,对于开拓国内的市场,你有什么建议?不妨谈一谈。”

  赵金平道:“李总,我们可以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分公司,提升销量。另外,年底我们可以召开第二届经销商大会。”

  李云海点头道:“上海分公司,我已经准备筹建,等广交会过后再说。第二届经销商大会,我们可以放到过年之前举办,这也将成为我们的传统。”

  赵金平离开后,沈秀兰来汇报财务工作。

  李云海笑问道:“怎么样?”

  沈秀兰反问道:“什么怎么样?”

  “咳,你相亲相得怎么样了?”

  “你是不是盼着我早日相亲成功?”

  “算了,不谈这个事情。我有事找你。你给我统计一下,过去一个月的收入是多少,然后再预算一下,以现在的赚钱速度,我们未来五年之内,能赚到多少钱?”

  “未来五年能赚到多少钱?为什么要计算这么久远的账目?”

  “你有所不知,我们买的这套生产线,更新周期,大概就是5到10年。你看看我们国内70年代买的那些光刻机,现在是不是早就落后了?几年以后,我们的设备也会落后,所以我们要在这几年间,存够足够的钱,购买下一套新的产品。”

  沈秀兰听了,怔忡半晌,说道:“几十亿的生产线,用几年就要过期?太可怕了吧?这折旧率承担不起啊!”

  李云海笑道:“也不是这么说,新的产品线出来以后,旧的产品线其实也是可以用的。但我们肯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。”

  沈秀兰算了一笔账给李云海听。

  四海集团在国内,已经有三家分公司,北金、花城和西州。

  三家公司每天的销售额,达到了120万元左右。

  这个销量,算得上十分可观了,每年销售额达到了4亿多元。

  按照50%的左右利润来计算,每年大概可以赚到2亿元。

  零售方面,销量和利润最大的产品,是打字机和组装机。

  除了大订单采购,组装机现在每个月能销售600台以上。

  此外,李云海还有CCA原材料的销售,这一块的销量,每年可以进账几千万美元,加之利润巨大,一年赚1亿多不成问题。

  另外,各家分公司时不时的还会接到一个大单位的采购订单。再加上各种展览会、广交会上的收益。四海集团每年的盈利还是十分可观的。

  沈秀兰算出来,以现在的赚钱速度,每年能赚5亿元左右。

  “云海,我们能赚这么多的钱,其实很不错了,可是如果你要采购更贵的设备,那这个速度还不够。”

  是啊!

  远远不够!

  如果要跟上国外半导体发展的步伐,四海集团每年的盈利,要保持在10亿元以上才行。

  李云海赚钱的速度很惊人,但他花钱的速度更吓人。

  一套最新的产品线,花了他7亿美元。

  五年以后,产品线很可能又要更新换代,他还要拿出更多的钱来升级。

  李云海保守估计,五年以后,这套生产线的价格,将要翻一倍,也就是达到50亿元。

  他每年要赚10亿元,才可能买得起下一套更先进的设备。

  不然的话,四海集团极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。

  全球所有做芯片的工厂,都有着和他一样的烦恼和焦虑。

  做芯片产业的确很赚钱,但压力也极大。一旦碰上行情不好,一亏就是几年,损失数十亿。

  所以后来很多芯片厂商,都不再自己生产芯片,而是交给代工厂。

  1986年,英特尔巨亏1.7亿美元,关掉了八家工厂中的七家!可见这一行有多么艰难。

  李云海没有办法,他要做的是国产芯片的脊梁骨,他没有退路可言。

  沈秀兰还是第一次了解到李云海未来五年的计划。

  以她的认知,并不是很清楚李云海为什么要这么做,因为她觉得,李云海已经相当成功,十分有钱了。

  不过她会尽自己的努力,做好份内工作,帮助李云海达到目标。

  转眼到了周末,四海集团半导体工厂开业。

  电子工业部、省市各级领导,一共有百余位参加了本场开业典礼。

  李云海做了激动人心的欢迎致辞,然后剪彩。

  接下来便是参观工厂。

  倪教授和高玉川两人,和李云海一起,陪同一众领导视察。

  全程所有人都要穿无尘衣帽。

  大家参观了光刻机生产线、存储器生产线。

  从江城挖过来的职工,本来就是操作类似生产线的工人。

  在尼康工程师的培训下,工人们很快就熟悉了新机器的操控。

  此刻,新的芯片和存储器设备,在工人们的操作下,正在生产出产品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aling9.cc。八零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aling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