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零八章 城管祖师爷(1)_我在现代留过学
八零小说网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五百零八章 城管祖师爷(1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百零八章 城管祖师爷(1)

  我在现代留过学正文卷第五百零八章城管祖师爷元祐元年五月已亥。

  胡及穿着囚衣,坐在潮湿的监牢中。

  他此时的状态极为狼狈。

  不仅仅头发全部白了,眼窝深陷,精神意志更是接近崩溃。

  蔡京穿着紫袍,在腰间系着,刚刚获赐的紫金鱼袋,风风光光的在开封府的官吏簇拥下,步入这个监牢。

  然后他挥了挥手,其他官吏就退了下去,留下蔡京和胡及在这个狭窄潮湿,散发着臭味的监牢中。

  胡及抬起头,看到意气风发,走到他面前的蔡京,惨然笑了一声:“蔡伊正,来看小人笑话的吗?”

  蔡京微笑着摇头:“不!”

  “看汝笑话的人够多了。”

  “本官是来谢汝的!”

  蔡京得意的把玩了一下自己腰间系着的那个紫金鱼袋。

  鱼袋是一种古老的大臣装饰,属于章服体系的重要组成。

  据说,在三王五帝时代,就已经存在了。

  魏晋演变成龟袋,至唐变成鱼袋,唐制五品以上文臣才能配鱼袋。

  不过,那时候的鱼袋是有实用功能的——唐代的鱼符,被剖为左右两半,左半部分,在阁门官员手中,右半部分则被大臣们装在鱼袋中,每次出入禁中,都需要取出来查验。

  但大宋不然,鱼符不再装在袋子里,而是系在袋外。

  同时也不再剖开,分为左右,而是成为鱼袋的装饰品。

  因为出入宫禁的信物,已经换成了铜符。

  而这鱼袋因此就变成了纯粹的装饰性物品。

  一种在官场上用来区别地位上下尊卑的标准物。

  有无鱼袋,用什么样的鱼袋,是需要在上书的时候,写在奏疏、帖子抬头上的,和其寄禄官、差遣、勋爵并列的东西。

  比如蔡京,现在若是上书,就必须写:朝议大夫、龙图阁待制、上护军、莱阳郡开国候、权知开封府、御赐紫金鱼袋臣京。

  是的,蔡京现在升官了。

  寄禄官自从六品朝奉大夫升为正六品的朝议大夫。

  也有了爵位——莱阳郡开国候。

  从现在开始,他可以有食邑,并且享受国家重臣待遇。

  当然,最重要的,还是那个御赐紫金鱼袋。

  这是宰执的配置!

  历代以来,所拜宰执,皆在拜任之前,必得赐紫金鱼袋。

  蔡京能这么快就集齐这些待遇,还真得感谢胡及。

  若不是胡及,他起码还要一两年,才有可能得到天子赐紫金鱼袋,封开国侯。

  若不是胡及,他蔡京又怎会这般迅速窜起?

  一個被奸臣陷害的人,还能是什么人?

  必然是贤臣干将!

  不然,怎会被小人嫉恨?

  所以,蔡京的这些待遇,落实的非常快。

  天子诏书一下,在三省没有遇到任何阻拦,直接就通过了。

  胡及看着蔡京腰间那个紫金色的鱼袋,眼眶一下子就红了。

  这个世界上,最残忍的事情,莫过于此了。

  但,胡及知道,自己绝不能破防。

  那只会让蔡元长兴奋!

  “尹正!”胡及冷冰冰的说道:“某会等着的,等着尹正,身败名裂!”

  “届时,或许道左相逢,还能和尹正,煮酒相谈!”

  蔡京哈哈大笑,道:“这就不劳足下担心了。”

  “本官来此,也是来通知足下的。”

  “依律令,本官已经签了文书,足下将编管梓州路苍溪县!”

  “本官心善,特地给足下在当地批了三十亩地,可供足下及其家人劳作,以得温饱!”

  胡及的脸色,骤然大变!

  他猛的站起来,盯着蔡京,满脸都是不可思议。

  蔡京狞笑着,看着他:“足下还不知道?”

  “也对!”

  “囹圄之人,岂知外界!”

  “某,今已奉圣旨,暂署大理寺!”

  “汝之编管文书,便是某在大理寺签发的第一道命令!”

  蔡京什么人?

  肯定不是好人!

  得罪了他,还想跑?

  怎么可能!

  胡及浑身战栗,梓州路苍溪县?

  那是哪里?胡及不知道,但他知道,既是蔡京选的,肯定不是什么好地方。

  而且拨三十亩地?让他家妻小都得温饱?

  什么意思?全家流放吗?!

  “蔡元长!”胡及攥紧了拳头,怒视着蔡京,他是真的破防了。

  全家老小,跟着他一起流放梓州路?

  这路上,颠沛流利,囚车械送,想想都知道肯定不会轻松。

  全家都死在路上,都是常见的。

  因为他和他的家人,现在已经被开除出士大夫的行列,被追毁了一切功名。

  自然,也就不可能享受到那些文臣被贬的待遇。

  想要优待,门都没有!

  即使,他们侥幸可以活着抵达当地。

  但苛捐杂税、加征摊派,必然接踵而来。

  总之,不是在路上被整死,就是会在当地被虐死。

  这也是追毁出身以来文字这个惩罚,对文臣们来说,属于极刑的原因。

  因为它是慢性死刑。

  对士大夫们甚至是一种比凌迟还要可怕的刑罚。

  几个养尊处优的士大夫,能受得了日夜劳作,却依然喂不饱肚子的生活?

  而且,他们还得眼睁睁的看着家人妻小,跟着他一起沉沦。

  这也就难怪胡及回破防了。

  “不可能……不可能……”他呢喃着。

  让开封府暂署大理寺?

  国朝没有这样的先例!

  而且……而且……孙升他们答应过自己的啊。

  就算他被贬,也会照顾好的妻儿,安排好的家人生计的。

  “孙君孚!”他癫狂的喊着。

  孙升是国朝名臣孙观之子,父子的名声都很好。

  正是因此,胡及才相信对方的承诺。

  蔡京见着,微笑着戳破了他的希望:“足下谈起孙君孚?”

  “却是要告知足下,孙君孚已贬泰州,昨日圣旨,追究其在朝,枉法、渎职等罪,降授宣德郎,落直集贤院,再贬为荆湖北路,知施州。”

  孙升,自身都已经难保。

  降授寄禄官,在大宋是很严重的惩罚。

  因为寄禄官的升迁,不是磨勘得来的,就是政绩优异或者深得圣心,特旨越次拔擢而来。

  所以降授寄禄官,在大宋对一个文臣来说,几乎就等于宣告其政治生命终结。

  而孙升被降授为宣德郎——正好是京官顶点。

  根据碍止法,京官改朝官,必须有天子特旨。

  所以,孙升这辈子就被限制在了宣德郎上。

  甚至可能还会被秋后算账——当今官家,好记性,爱记仇的特点,朝野皆知。

  旁的不说,蔡京就知道,张吉案后,张诚一盗父墓、不葬亡母的案子,就有着那位官家在背后的努力。

  这是不整死张家不罢手啊!

  那孙升能有什么好果子吃?

  蔡京感觉,孙升识趣一点的话,就该在施州赶紧死掉。

  不然就可能连累其父兄家族了。

  同样的道理,还有刘奉世。

  他也得抓紧死掉,别给君父添堵,免得自己将来不得体面。

  被贬的李定就很识趣——新州已传回消息:元祐元年四月,故正议大夫、龙图阁待制、编管新州居住李定卒。

  胡及听着蔡京的话,全身冰冷。

  孙升居然已经被贬出京,而且被降授了。

  他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!

  于是,胡及惨然一笑,瘫坐下来。

  “尹正!”

  “嗯?”蔡京微笑着,看着胡及,他很享受现在的感觉。

  叫你害我!

  现在叫汝尝尝厉害。

  “某会在地狱等着尹正的!”胡及眼露疯狂的说道。

  “尹正迟早会下来陪某的!”

  和蔡京共事,已经有两年多了。

  胡及知道,蔡京的行事风格——没有原则,一切唯上。

  过去,蔡确叫他做什么,蔡京就做什么。

  而现在则是天子欲做什么,蔡京就去做什么。

  这样的人,必败!

  历史上已经有了无数先例了。

  蔡京怎会将败犬的诅咒放在心上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aling9.cc。八零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aling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