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章 回西部_女主路线不对[快穿]
八零小说网 > 女主路线不对[快穿] > 第四十四章 回西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四章 回西部

  天色阴沉,长江浩荡,江风习习,轮船逆水而上。

  赵清漪立在船头,吹拂着她的长发,却没有吹走她心中的忧愁。

  司徒维走过来,拿了外套给她披上,说:“事已至此,多忧心也是无用,我们已经尽力了。”

  赵清漪说:“我也想过成为一名军人,去战场上与侵略者拼了。”

  司徒维说:“你可不要吓我,你也是血肉之躯,哪里能顶/炮/弹?”

  赵清漪说:“是呀,落后就要挨/打,血肉之躯去扛敌人的炮/火多么惨烈,但是我们的那么多的同胞却不得不去这么做。”

  司徒维也蹙起俊朗的眉,说:“希望早一日能迎来天下太平,种花的百姓已经吃过太多的苦了。”

  赵清漪看着两岸青山环绕,说:“天下太平了,仍然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追赶,一代人要吃两代人的苦,我们才能迎来新生。”

  司徒维叹道:“不经历风雨,怎么见彩虹?”

  赵清漪缱绻地看着他:“我不是个好妻子,估计以后也很难做到相夫教子,你遗憾吗?”

  司徒维笑道:“原来,我是有权利遗憾的吗?”

  赵清漪终于扑哧一声笑出来。

  司徒维揽着她的肩膀,指着两岸的风景,在这种年代也有比现代更好的一面。农业时代是不会有工业污染的,山清水秀,便是江中的鱼虾也特别鲜美。

  ……

  不日,两人抵达了成都,他们也没有惊动别人,自己找回了粮食加工厂的宿舍。

  工厂上下忙得不得了,他们两人进大门去,让守门保安认出来,他才好一阵惊喜。

  守门保安说:“大小姐和姑爷回来了!太好了!老爷去了省府,太太带着小少爷去了学校。”

  赵清漪奇道:“妈去学校干什么,还带着孩子,多不方便。”

  保安说:“不是有许多学生转移到这边来吗?学生们还是要复课的,他们需要建教室。太太到底在成都呆过些时间,省内的筑建师和工人都熟悉。”

  司徒维说:“那也不用岳母带着孩子去吧。”

  保安说:“现在学生都集中在省内,为了早日复课,除了省府拨了点钱之外,太太也组织了省府的各家太太捐了款,各家太太都让太太管账呢。她要对花钱的地方有个数,将来好给各家太太交代。”

  国难之时,虽然有那种汉奸和自扫门前雪的人,但是心中挂念着家国的人也不在少数。这时候她们学生党的同志都在忙着给各大学校的人转移、安顿、甚至介绍工作,建学校的事是管不过来了。

  司徒维笑道:“看来岳母也是有很大的事业心呢!你的性子也许是传自岳母。”

  赵清漪说:“爸爸从前要管着工厂还常要出差,没有妈妈也忙不过来。以前家里的粮铺和江海本地伙伴的合作应酬是妈在管的。”

  司徒维说:“嗯,你们家都是人才。”

  ……

  两人回宿舍放好行礼,稍稍洗漱后赶往郊外选的校址。

  赵太太和几个太太正一起视察学校选址,一边和建筑师讨论。

  忽见赵清漪和司徒维赶来,赵太太不禁惊喜交集,这时候三个多月不见父母的豆豆也呆了呆,才叫了起来,身子拼命往赵清漪倾过来。

  “妈妈!妈妈!”

  赵清漪的心也是肉做的,每一个角色生儿育女后,对儿女的感情也和别的父母没有区别。系统之所以要每次抽离角色感情,就有很多是角色总会对后裔有很深的牵挂,这很会影响她进入新的角色,担起新的因果。

  赵清漪抱过儿子,说:“豆豆,想不想妈妈?”

  “想!豆豆要妈妈。”

  赵清漪亲了好几口,豆豆也已周岁,十分机灵,也亲了好几口,看得司徒维都有些吃醋了。

  “来,爸爸抱。”

  豆豆抱着赵清漪的脖子,说:“妈妈抱。”

  在孩子眼中,爸爸是二等公民。

  在场的人不禁哈哈大笑,还是建筑工程师老张看到赵清漪笑着说:“司徒太太回来了,正好,您是行家,我们这折腾半天的规划图也得你过一过目。”

  赵清漪前个角色的兄长是学土木工程的,后来养父又干了二十年承包商,这方面也学过不少。至于画图制图,她从前角色的在国外名校也系统地学过。

  建别墅时的设计就是她做的,有许多超时代的设计和便捷思维,她和工程师商量时的专业性也让他们印象很深。

  老张一番盛情,赵清漪推拒不了,便答应了。

  然后听他说了总的规划方向,赵清漪一听,不禁说:“现在各方面都要节约经费,不用建这么好的。”

  几个工程师面面相觑,老张说:“这可是大学呀,许多大师名人要在这里教书。”

  赵清漪是担心这样的多层楼万一有侵略者能飞来轰炸,学生们来不及逃跑,但是这话现在不适合当众说出来。

  赵清漪说:“正逢国难,他们也会理解的。将来战争结束,学校肯定还是要搬迁的,经费多花在房产上,教师和学生们的生活方面紧张起来了,反而更加糟糕。”

  在场捐了钱的太太们也觉得有道理,陆鹤轩的母亲陆太太是捐了第二多的钱的人,她也是给赵家和兴民党的面子。毕竟现在北方乱成一团,他们陆家早早安顿,还办起了厂,赵清漪和赵家给了许多无私的帮助。

  陆太太说:“司徒太太说的有道理,现在转移到本省的年轻学生还有老师越来越多,将来吃饭穿衣都是一个问题。为了长远着想,还是在这方面节省经费好。”

  诸位太太也都觉得有道理,赵清漪道:“教授和学生们都没有来吗?”

  赵太太说:“现在准备好了的居住地方都不够,大家只能帮忙腾出地方,新来的人多,需要引导接待,安顿一家就不容易了,何况是这么多人。现在已经开学了,在省里原来的各家学校挤着上课,大家都要赶着上课学习。现在条件是差了一点,学生们都是分在各家住着,搭起来的临时宿舍也不够。咱们厂里的宿舍都住着好几位教授。”

  赵清漪道:“乖乖,这个条件有限,真难安排。现在大家要觉得我说大话了。”

  陆太太说:“谁能昧着良心说这样的话呢?我第一个不答应!这非亲非故的,几万人涌来,我们也是迁来的,也不是事事顺利的。现在是困难时间,同胞互助捐钱捐粮的,已经很用心了。”

  在场的人纷纷称是,可是实践中遇上这样的白眼狼的例子也是不少的,他们这些好心人只有互相安慰了。总不能因为部分白眼狼而不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和值得帮助的人,大家只有说白眼狼反正就是那样的烂泥了,将来有的是苦日子等着他们。

  傍晚回到粮厂宿舍,赵太太还是让厨娘今天多做一些菜。到了六点半左右,赵父和赵清洋都回来了。

  一家团聚乐未央,而大学的张校长、蒋/校长、梅教授、章教授几家人都被安排住在他们厂的宿舍里。他们几家人大大小小也有不少人,他们家桌子也坐不下,便邀了他们本人过来。

  这其中还有赵清洋原来的师/长,赵清洋是个中途退学的学生,学位也没有拿到。

  与赵清漪、司徒维之前也见过面,他们积极带学生、家人过来,显然十分欣赏他们这群人的仗义作为的。

  大家寒暄之后,赵清漪谈起江海战局惨烈,侵略者不断增兵的事,大家都不禁感叹。

  赵太太亲自端了菜上来,说:“现在就不要谈那些事了,我们先吃饱饭,再讨论以后的工作学习和建设。”

  饭菜并不奢侈,但也有鱼有肉有酒,在这个乱世是相当难得了。

  饭毕,大家才在客厅中商议起办学上的事,赵清漪说起自己对临时办校时在校舍上节省经费的事。

  赵清漪说:“等战争胜利后,学校会搬迁的,不用建得像那些正规的大学一样。教育部门也常常拖欠老师工资,部分学生家里也比较困难。我觉得尽量省下点钱来办个实践的农场,学农学的学生可以有实践场地,学会计的就在农场实习,农场产出可以在战时物资紧缺时分给老师学生。”

  张校长笑着说:“这就是小朋友提倡的农业是一切的基础。”

  章教授说:“问题是现在修建中学、大学的基础的钱只怕还不够。哪里还有钱办农场,这地又从哪里来?”

  赵清漪说:“我们去民间找地主承包一片地来,咱们科学规划农场,抛弃小农方式的生产,产出会更多。除去承包费用后,我们还有许多产出。现在非常时期,东边、北边打成一片了,我们还得自救。咱们种花自古以来不是说耕读传家吗,现在只好耕读传学了。参加自救农场劳动的同学和领导的老师,按劳时和按知识的作用分粮/票给他们。把粮/票总数和产出总物资统计好,便可合理分配物资了。”

  梅教授说:“司徒夫人也是为了大家好,现在这么多人涌到蜀省,将来的生计真的会有困难。”

  张校长说:“我会和其他同僚谈谈这件事的,我个人是赞同的。”

  赵清漪说:“如果大家要是没有这个意愿,我也不是要强求。”

  张校长道:“司徒夫人这是小看了我们穷教书的,这种年景,你一个年轻女子挺身而出做了这么多,我们再躲在后面,岂不让天下人耻笑了?”

  另几位老师也哈哈大笑,一派其乐融融。

  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

  感谢投出[地雷]的小天使:1234561个;

  感谢灌溉[营养液]的小天使:

  绘姉3瓶;

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aling9.cc。八零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aling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